2015年11月18日 星期三

104學年度靜思語與我的生命故事徵文比賽_精選_人發三_黃靖純_勇於正視過錯


主題:勇於正視過錯

內文:

  每個人都有感到恐懼和害怕的事物,那恐懼和害怕來自於內心深處,可能因曾經遇過或聽見某事物所被禁錮之處,當又再次面對與那件事物相關聯的東西時,便會不由自主、無意識地萌發恐懼和害怕,然後——逃避。而我便是害怕面對過錯。

  台灣的品德教育以儒家思想為主,教導人需溫、良、恭、儉、讓,並注重禮教仁義、以人為本的人文思想,因此,大部分人小時候每當做了「正確」的一件事情時,就會給予獎勵和讚美,也就是所謂「乖小孩」;而只要有「不正確」的行為時,便被稱為「不乖的小孩」,且受到父母用來矯正行為的責罵或處罰。久而久之,我們習得何謂「正確」和「不正確」行為,形成了一個牢固框架,架住每個人的思想,努力成為「乖小孩」。

  再者,我是個容易有不安全感,以及重視別人對我的觀感和評價的人,希望成為長輩眼中的乖小孩,因此我會努力做對每件事和負起責任,但只要有做錯一點事我便會開始恐慌、慚愧、胡思亂想、不知所措,深怕自己被冠上「不乖的小孩」名號,種種負面思想溢滿整個腦袋,心也被恐懼和害怕纏繞的無法呼吸順暢。因此面對過錯一直以來是我內心的枷鎖和產生恐懼、害怕之來源。

  然而,在那一天我無意間看到別人發的分享文,文寫:「曾犯過錯的人,要解開自己的心結,即使別人還無法接納,莫看到一點臉色或聽到一句話語,就右心事層層打結,拒絕與人群和合。要坦開心胸面對大眾,具足信心毅力勇氣,知錯能改走出陰霾」。這句話當頭棒喝重重打醒了我,也打碎了內心禁錮。

  確實「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不要害怕問題,只要「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並從過錯中學習,得到更深刻的理解更為重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