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8日 星期三

通識教育中心:洪素貞老師分享

    第一次看「水懺經藏演譯」的首演是2011年的519在花蓮靜思堂,那一次入經藏菩蕯有五百多人,整個靜思堂的舞台是前後顛覆與重新包裹的大工程,我看到演員在舞台上詮釋「煩惱障、業障、果報障」,而入經藏菩蕯則迅速上下舞台的以「妙手、妙音」,詮釋「懺悔」及「發願」,長達二個半小時的演出一氣呵成,沒有中場休息,也沒有激烈的吶喊,可是我的心卻被重重的撞擊著,不知從那裡竄出的熱流直往眼眶裡冒,模糊的淚眼中,突然聽到許亞芬所飾演的悟達國師,以歌仔戲的腔調吟誦「歲月悠悠不久留,幾番風雨幾情愁……」,然後是渾厚寬闊的嗓音唱出「大時代需明大是非,大劫難需養大慈悲,大無明需要大智慧,大動亂需要大懺悔」,來自四面八方的大合唱,讓人不得不打開心眼,正視這個時代的災難,思考自身的生活與社會責任等「重大」的問題。

   「重大」是因為人們習慣把生命中的瑣事放大,把生活中的細碎當話題,卻不願真的去面對「可能」來到的重大改變,「水懺演繹」預示著一個重大的訊息,那就是「懺悔」年代的到來。

    上人從2003年開始講「水懺」,到2008年才把整部「水懺」講完,在講述經文的過程,  上人鉅細靡遺地講解蘊涵其中的佛理並舉上、下、古今的各種故事以證「因緣果報」之歷歷在目,那不只是一種宗教的宣說,而且是真實人生的劇本上演,現在回想起來,更能明瞭  上人的用心,這個時代的所有問題都是「人心」造作出來的,不有「大覺悟、大齋戒、大懺悔」,恐怕也無法振衰起弊,起死回生了。

    2011年舊曆年剛過慈濟各地社區的水懺讀書會便紛紛組成,所有菩蕯們重新拿起書本,一字一句的研讀、分享,同時也學習手語的表達方式,20118月在全國北、中、南三地的小巨蛋,規模盛大的「水懺演繹」公演了。這一次我在台北的小巨蛋觀賞演出,內心的感動與震撼與首次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內心不斷的反思:「我只能是個觀眾嗎我只能用演講去與人分享嗎為什麼我不去參加入經藏﹖我在怕什麼我的藉口是升麼」許許多多的問題在腦海中敲擊著,隨著生活的歩伐,久而久之,自己的心也就習焉而不察的安然自處了,想著「我是老師又在進修,時間不夠用,生活很忙碌」,所以「沒空」參加入經藏囉!

          20119月新學期剛開始,就聽說教育志業要「入經藏」,第一個想法是「怎麼可能呢?上課期間師生都很忙……還有要大家素食,每個禮拜彩排」這些都是「非常」困難克服的,但是當慈悅師姊來學校與同仁分享水懺演譯的種種「不可思議」的因緣以及 上人的「用心」之後校園裡開始出現小小的騷動,一直聽到有人互相詢問:「你報名了沒有?報的妙音?還是妙手?」那種氛圍令人相信:這一回是玩真的了,沒有商量的餘地了,如禪宗所謂「一樹千花」,春風終於吹度「大學」了。許多老師、主管們都偷偷地上網報名了,彩排時大家心照不宣的,乖乖的一個動作、一個動作的學習,和諧的互動在慈大漫延,一點一滴軟化有些人與慈濟的「陌生」距離,多年來許多「莫名所以」的藉口,未能參與慈濟的教職同仁們都站出來了,即使尚未正式演出,但我己感覺「慈大」在改變了,變得與慈濟更近與  上人更親,寫到這兒忍不住有流淚的衝動,慈大從創校至今18年了, 上人是用多大的慈悲與毅力在等待這個志業成長啊!果然是「法水滌心垢」,有三昧水的滋潤洗滌,才有綠芽嫰吐的風華。

教育志業體310日、11日正式在花蓮體育場演繹,所有的演練與彩排都只為了一次不能重來的展現,大家的心都很緊張,怕上台站錯位置,怕下台回不到原來的點,怕唱歌時忘了動作,怕打到別人,最怕是慈悅師姊打「不及格」,尤其10日下午,當彩排不甚理想被慈悅師姐訓示後,晚上「愛與關懷」的音樂一響起,大家馬上扯開喉嚨,以最大的音量唱誦,也不管那一段是否要唱,全部唱到底,生怕從此教育志業變成「黑名單」,在慈濟的歷史被記上一筆,所以整場士氣高昂,甚至連許亞芬獨唱歌仔戲時,大家都忘我的跟著高歌,謝幕後走出場外,大家問的第一句話是「演的還好嗎?」「慈悅師姊滿意嗎?」,我甚至看到生科院李哲夫院長和醫學院楊仁宏院長抱在一起,激動的說:「我們做到了吔!!

「是的,我們做到了。」這一句話,讓 上人整整等了18年,真正該懺悔的是我們,讀書識字的專業「所知障」,像中央山脈一樣橫亙在許多人心裡,殊不知我們其實也只是須彌山下的一隻小螞蟻,如果不是有慈濟這莦艘法船,不也是如「生生世世都在菩提中」所唱的「人生茫茫,浮沈無際大海中,任由風浪漂泊,隨境轉向,何去何從」嗎?

感恩所有一路陪伴我們練習的種子教師、師兄師姊們,如果不是他們的耐心的、不厭其煩的「愛與關懷」,我們可能還在茫然的摸索如何「拼出慈濟的圖」呢?

    「曲終人不散」、「餘音猶繞樑」,雖演繹己結束,但耳際仍不斷迴響著「水懺」的曲調與歌詞,每次開車仍不自覺的按下「ENTER」,讓經藏的音樂繼續提醒著自己「不忘初心」「不忘因果」「不忘懺悔」。

    最後要「發露懺悔」,其實一直不敢入經藏,是因為我從小體育很差,經常「方向左右不分」、「手腳不協調」,再加上「五音不全」,當然就有「創傷經驗」了,所以不是「不能」,也不是「不為」,而是「不敢上台」、「怕丟臉、難看」,但無論如何在知命之年,我終於克服心理障礙,站在台上參與這一大事因緣--「水懺」的演繹了。

2012年4月4日 星期三

人文社會學院:許木柱院長分享

水懺的演繹

    慈悲三昧水懺演繹開場,神聖的爐香讚、開經偈之後的鐘鼓齊鳴,帶領大眾走入莊嚴的殿堂。「咚!咚!咚咚!ㄎㄨㄤ!」在台北小巨蛋全然的靜寂中,震人心弦的鼓聲,迅速將我的思緒引入維多.吞納(Victor Turner)這位傑出象徵人類學家的名著《苦難的鼓聲》(Drums of Affliction),其中描述非洲某一族群的鼓聲對受苦者具有療傷止痛的作用。「慈悲三昧水懺」演繹的鼓聲也有相似的功能,有別於台灣民俗活動中鼓聲的熱鬧喧囂,大愛台心鼓隊的鼓聲具有震攝人心的神聖性,能夠喚起演繹者和觀賞者的自我省悟,以及對苦難眾生的悲憫之心。

細說因緣

    民國一百年酷熱的八月天,我和何縕琪老師擔任教育志工,在陪伴二十多位慈青到四川進行人文交流的前夕,收到教發處怡敏師姐轉來二張觀賞台北小巨蛋水懺演繹的入場卷。從學術機構轉入慈濟大學的十年中,我注意到慈濟推動的幾個大型音樂劇,特別是前幾年的「父母恩重難報經」和這一次的水懺演繹,每次觀賞都感受極大的震撼與感動。由於教學和研究的緣故,我來不及參加「父母恩重難報經」的演出,因此在得知慈濟基金會將推動水懺演繹時,就興致勃勃的報名去年五月在花蓮的首場演繹,但是因為當時密集練習的時段都在上課中,因而無緣參加。雖然內心懊惱不已,但總覺得「應該還會有機會吧?」。

   「只要有緣,不怕緣來遲」,從四川回來後的二個月,獲知基金會將啟動教育志業體同仁入經藏的訊息。相隔多年後,終於因緣具足,有機會參加手語劇。但是這一次入經藏演繹,並不像過去大型手語劇的「演出」,而是更多慈濟人齋戒「入經藏」,目的在提醒世人:在動盪不安、四大不調的大時代中,應該要有大是非,要以至誠的心懺悔過去諸多業障與煩惱障,了悟因緣果報,最終才能回歸清純的一念心,內修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在人間勤行菩薩道。因此,入經藏的慈濟人最少必須素食齋戒一百零八天,有許多慈濟人甚至發願終生茹素,一方面可以減碳救地球,更能實踐佛陀眾生平等的理念。

    在這樣的宏願下,經藏演繹在爐香讚、開經偈、鐘鼓齊鳴之後,以「一性圓明自然」和「細說因緣」等曲目,揭開悟達國師撰述的水懺法會的序曲,中段細數業障、煩惱障和果報障,最後以「大時代、大懺悔」作為終曲。這次在台灣北中南三區總計二十多場的演繹,除了每一場多達二千多位慈濟人的參與之外,另一個特色是結合了歌仔戲、現代舞蹈、京劇的橋段和電視八點檔中的劇情,並由許亞芬、雲門舞集的舞蹈家及影星李璇等專業演出者,和大愛台同仁組成的鼓手全程演繹。在揉合優美動聽的詞曲、慈濟手語和傳統與現代藝術的創意下,其可看性和震撼力每一場都贏得熱烈的掌聲。

    這樣殊勝的靈山法會,從去年五月的花蓮首場,在西部演出二十五場後,今年三月再度回到花蓮,由醫療志業、社區志工和教育志業體,將總計三十場的水懺法會劃下圓滿而美好的句點,也是  上人期待所有慈濟人的另一個起點。

因緣際會

    過去幾個月,宿願得償,我以歡喜心參加水懺演繹的練習。雖然花費許多時間參加讀書會和手語演練,但在整個過程中,有許多的感動和感想。其一是更進一步瞭解因緣果報等佛教經文的真意,特別是「意望深無底」中的幾句話:「世人貪欲深無底,造作罪業永不息,罪業既做煩惱伴,因緣果報總相依,知罪肯懺有悔意,從來罪福不相欺」,重重撩撥我內心深處被蒙蔽已久的悟性,因此更堅信必須懺悔與發願:「願竭貪婪欲望水,善布種子去慳貪,願消瞋恚譟動火,愛潤大地灑人間。」

    入經藏也加深了我對入經藏的教職同仁和學生的瞭解與敬佩。除了王本榮校長以愛領眾之外,感動最深的是每一次在進行蹲跪的動作時,看到張芙美和楊月鳳二位校長和靜原師姐,非常辛苦的調整曾經受傷過的手腳姿勢;三位副校長、主秘、四位院長及行政主管和教職同仁,雖然都有教研或家庭的負擔,但是對密集反覆練習的要求,幾乎都能放下身段,充分展現合和互協的精神;大多數同學雖然面臨功課壓力,都極力的配合演練,並顯現出莊嚴的道氣;最後,執行團隊的怡敏師姐和慈大的育倫、淑琴、豪仁、玉娟、美玉等種子老師們,雖然承受極大的時間負荷,依然不厭其煩、面露笑容,溫柔的照顧每一個階段的每一個細節,而且像家人一樣,不斷的用愛鼓勵,就如經文所說的「口吐蓮花聲細柔」,軟化了許多首次參加演練的同仁,也將辛苦昇華為信心和法喜。

    二月十八日慈悅師姊的驗收,給予更多溫柔的棒喝和提醒,也加深參與師生對水懺的深刻理解,因而更能融入水懺的慈悲與神聖氛圍。在人社院的彩排和花蓮小巨蛋的演繹中,師生全程展現莊嚴的道氣,特別是進場後的第一個曲目「生生世世都在菩提中」,當緩步前進,大聲唱誦到「立地藏王菩薩的願,但願眾生得離苦」時,我禁不住哽咽落淚;學生在煩惱障最開始的間奏時,整個隊伍整齊劃一的望向舞台,雙手緩緩下垂,姿態之優美宛如一尊尊法相莊嚴的菩薩,剎那間,感動與喜悅的淚水再度盈眶。在幾次總彩排和演繹時,許多同仁和孩子們都默默的擦拭感動的淚水;演繹第一天下午,  上人蒞臨小巨蛋現場鼓勵,演練結束後,生科院的李院長和醫學院的楊院長,甚至感動到在休息區相擁而泣。

水懺演繹
    證嚴上人不厭其煩的提醒所有入經藏的菩薩,參加慈悲三眛水懺不是「表演」或「演藝」,而是「演繹」。最開始時不容易瞭解其間的差別,但是隨著讀書會的推動,聽了幾位同仁、師兄姐的心得分享和解讀,終於有一點點瞭解了。但是一直要等到過完農曆年,大學開學前的二月中,這次靈山法會總督導的慈悅師姐來花蓮總驗收,才聽到對水懺意涵比較完整而清楚的詮釋。

    剛開始有一段時間,我的解讀是從「演繹」這個字開始。從方法論的角度理解,「演繹」(deduction)是相對於「歸納」(induction)的另一種獲得知識的方法,它是根據一些假設的命題,運用邏輯推論的規則去推理而得出結論的過程。將這樣的學術觀點轉譯到水懺的「演繹」,要根據什麼「邏輯推論」去推理,最後要得到什麼「結論」呢?我很習慣的從人類學「通過儀式」(rite of passage)的分離、中介、整合三個階段的理論去理解:「入經藏」就是透過齋戒,脫離過去俗世的生命階段,進入神聖莊嚴的「中介」階段,經過水懺法水的洗滌,瞭解煩惱、業力及果報之間的因緣果報,因而誠心懺悔過去的習氣與造業,最後再回復(整合)到俗世的階段。但這時候已經透過意義的自我解讀與了悟而得到智慧,生命也從無明癡闇、苦海茫茫的過去,轉化到清淨無染的境界。在四大不調、社會動盪,大劫難、大無明、大動亂的時代,如果每一個人都可以徹底醒悟,調伏自己的身口意,改變自我的無明與習氣,人心才可能淨化,社會才可能祥和,天下才有可能無災無難。到了這時候,才真正感佩  上人強調「演繹」的慈悲與智慧。

    因緣際會參加水懺演繹,使我體悟因果相依的真諦,在生命中注入歡喜的法水。細說因緣,得以參加百千萬劫難遭遇的靈山法會,體悟一性圓明自然的慈悲本懷,並發願生生世世都在菩提中,生命何其有幸,感恩。

傳研二:王峻祺同學分享

   「因果歷歷不爽,造業豈能不懺」,確實在我們的累世今生中,無形牽動著許多的業力。在經歷無常之前,峻祺壓根不信服所謂的「業力現前」,直到我真正入經藏、大懺悔,才逐漸了解因緣果報總相依的道理。

    這一次參與311教育志業體入經藏是我與菩薩之間所履行的承諾約定,期望自己能夠透過水懺演繹堅定道心,但其實我更確信,這是菩薩送我的一份大禮,無形中透過水懺引我聞法入心、入行,洗滌自己的心靈,讓我回歸到清淨的本性,而更令我感動的是,在這過程中我感受到,菩薩也藉此膚慰我遇無常後悲憤的情緒,透過經文的唱誦,讓我知道唯有真心懺悔反省己過,才能改往修來。尤其每當唱到「知罪肯懺有悔意,從來罪福不相欺」時,更讓我慚愧地反省自己,對著無形、有形的累世過往懺悔,懺悔自己所種下的惡因、惡緣,希望能夠藉此洗滌心靈的無名汙垢。

    而在這段日子以來,我也時常將師公上人說過的一句話「業消福就增」放在心底,提醒我自己每天謹言慎行、戒慎虔誠,透過齋戒茹素,說好話做好事來消除自己的業障,因為我時常在反省,今天會遇無常就是業力現前,自己原本的福可能就比別人少,而業障定比別人還多,唯有時常大懺悔,勤修慈悲喜捨心,才能真正為自己植福,真正做到「已造惡業悉永斷,未造惡業令不生」。當然水懺演繹後,峻祺也期許自己能夠顧好當初那純正的一念心,將善念傳遞出去,用心、用愛走入人群,希望自己化作人間菩薩持續精進永不退轉。

    我們知道幾千年前,佛陀曾經為了眾生廣演說法,峻祺今生有緣能夠跟這麼多的慈濟菩薩一起再次演繹千年前的佛法,實在是令人非常感恩,感恩佛陀留下的千古妙法,感恩師公上人為我們開啟的靈山法會,感恩這麼多護經藏、入經藏菩薩的成就,讓我們能夠再續前緣,將慈悲三昧水懺的法水,滋潤心田,峻祺最後也期許但願人人都能成為愛的種子、法的水滴,並將這份菩提道心,永恆傳續